文章阅读
READ

ChinaNCDA生涯电子报第8期 - 大师专栏 - 黄素菲:后现代生涯新趋势与生涯发展特征

2023-02-01
  • 好文分享
  • 生涯精选
  • ChinaNCDA生涯电子报
  • 专家专栏

大师讲堂

后现代生涯新趋势与生涯发展特征

文章:黄素菲 博士


为什么都要读热门科系?答案很清楚,这样才可以晋身热门行业,而所谓热门行业就是当前赚钱的行业。这些利润丰厚公司或股票长红的企业,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的世界是什么时候变成不断追逐速度?快还要更快?
 

从后现代位置看现代主义


这必须从工业革命说起,瓦特在
1776年制造蒸汽机,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为“蒸汽机时代”,造就机械化生产的起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为“电力时代”,在1870年开始,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数字化时代”又称为科技革命、资讯革命,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电脑初步方案。第四次工业革命称为“网宇实体时代”,在2011 年的汉诺威工业展上提出的,它描绘了全球价值链将发生的变革,融合的过程因使得物理、数位和生物等领域科技之间界线难分,故统称为网宇实体系统。

 

当初这四波的工业革命的起点,是西方社会不满神权时代,人们想要脱离黑暗时期、超越传统,而带出现代性运动与思潮,却挟科技创造财富而自诩。“后现代”与“现代”看世界的方法或思维模式,持相对立场,所以叫做“后现代”,后现代性是基于对现代性思潮的反省,是对于过去三、四百年以来西方世界形成的“现代性”产物的批判,可以说“后现代”是针对“现代性”的“再次现代化”,也就是批判这个批判所化身的工具理性传统。

 

工业革命对生活世界的影响

首先是创造出体制化生活[刺激1995]这部电影说:“监狱的高墙很有趣,刚入狱时你痛恨它;渐渐地,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你不能没有它,这就是体制化。”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与职场样貌,大多数从学校这个“体制”毕业的人,都纷纷踏入另一个“企业体制”,这被称为标准化生活模式(standardize life model)Beck(1992)认为风险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只是现代社会为了寻求安全,企图以“制度化”来降低个人风险,但是也随之产生“制度化”的社会风险。制度化社会中的个人是微小的、扁平的,人们可能意识不到“组织”就已经被“组织化”了。台湾在1990年代标准化生活模式到达顶点,在2008年无薪假后开始崩解进入后现代社会。
 

其次是塑造个人认同。大学毕业之后大多进入公、私立,或国、内外的机构工作,极少数回家种田或自己开创事业,这形成了都市聚落的生活型态。我们都生活在其中,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从基层干部生到低阶主管,再晋升成为中高阶主管,买车、换房、度假,加薪、分红、挖脚等等,在这种标准化生活模式的轨道中,工作与生活角色让我们认识彼此,也让我们完成自我认同,而这些自我认同很大比例是由社会所建构。
 

第三是抑制个人兴趣发展。科技革命导致人类生活的方便与进步,科技革命也形塑出热门行业与热门科系,而数学是科学之本,高中生升大学为了挤入热门的理工行业,必须数学成绩优异。表面上看似数学能力较差的被限缩了选择机会,其实,成绩突出的学生也被迫选读他可能没兴趣的“热门”科系,势必压抑自己真正的生涯兴趣。
 

第四是激发后工业生涯趋势。几百年来“科学理性”的积极发展,医药技术进步延长人类寿命,科技日新月异机器取代人力,互联网无孔不入改变生活方式,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不只是隔行如隔山,可能连同行都对别的部门陌生。时至今日,有人开始思考“如何在人为控制与自然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挤身要职与个人渴望之间找到出路?”、“如何在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答案?”这些看似无解的大哉问,以后现代观点,放到个人选择与安顿却是有解的生涯方案
 

 

后工业社会的生涯趋势

数字化发展带来的工作型态转变,松动传统体制化的生活,提供个人生涯多元化样貌的空间。加上数字化取代人工技术,资方欲减少人事成本的负担,只留下核心人力,其他雇用转为辅助人力、合作人力、暂时人力、约聘人力、短期人力,凡此种种都释放出更多个人的生涯创意机会,也凸显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概述如下:

  1. 职涯特征从制度化转变为个人化。也就是以前都是入职企业,并经由职位或薪资决定个人的工作价值,转变为个人打造自己的工作角色、创造自己的职场面貌。
  2. 个人必须具备调适力才具有竞争力。必须非常特殊、非常专业、非常深耕,才能在直播、卖家、potcast等百花齐放的个人工作平台中胜出。
  3. 新兴成人群出现生涯困境又称为春季危机。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比率在全世界持续增加,年轻人离开儿童与青春期的心理依赖阶段,又还没有进入正常的成人承担的负责阶段,既不是孩子又不是大人,困在一个生涯转弯的沟槽里,每个人顺利进入成人角色的生涯发展阶段,缓慢且没有固定时间表。
  4. 相继涌现出多元生涯类型。如 Hall1976年提出的“多变化生涯”(portean career),着重自我管理与自我价值,以价值驱动(value driven)和自我导向(self directed)为轴心,重视个人在职业生涯的参与权,看重心理上的满足感与安适感,而非薪资、职衔、权力等等外在声望;或是Authur1994年提出的“无边界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跨越组织机构与雇用的条件限制,以自身能力脱离组织架构的“边界”,自主安排职涯发展。它们共同之处是个人都具备:主动性、经验开放性、目标取向。
  5. 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塑成,以及工作打造。传统特质论观点认为特质是稳定的、可预测的状态,遵循自我实现取向(self-actualization approaches)模式,注重潜能开发,适配思维,强调进步、提升、强化自己与终生学习;而自我建构取向(self-construction approaches)模式,完全服膺后现代咨商理路,以发展生涯的自我认同(identity)为主轴,强调个人化故事、独特性、主体性、自我塑成与不可取代性。

总体来说,就业结构由工业生产转向服务业,网络平台取代企业人资部门成为雇工平台,促进零工经济(Gig Economy)昇起,劳动力从技术生产转为知识经济,独门专精技术成为政治经济统治阶级的一部分,由国家政策和大数据掌控全球化经济布局,理论知识也成为产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核心。凡此,都使得后工业时代的生涯特征,大大不同于过往。

 

后工业时代的生涯特征

后工业时代的生涯特征分述如下:

  1. 没定性是优势2018上市的《没定性是种优势:献给还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的人》一反生涯未定向是问题的传统观点,强调未定性反而有利于保留弹性,因为后工业时代重视通才的价值,强调跨领域沟通与合作,也重视个人开创与规划出未来产业。当然“没定性”能够成为优势个人必须具备:独特性(展现价值,不可取代)、创发性(看到不存在的未来产业,或创造出自己的职位)、跨域力(能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生存)、适应力(能回应变化,及时调整、增进新知)。
  2. 非典性雇用是典型。非典型雇用工作型态(atypical employment),具有不固定、不可预期、不持续雇用之特性。因为产业结构变迁,网络科技发展,职涯概念解构,都使得非典型雇用型态更加常见,以下罗列传统职场生涯观与非典型雇用生涯观:

传统职场生涯观

非典型雇用生涯观

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以安稳过一生

找到一份好工作,只是多职生涯的起点

锁定职场晋升、加薪

环顾生涯的可能性 (生涯探索)

追求稳定、生活保障、家庭责任、社会声望

追求个人渴望、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网络粉丝数、满足想要的生活型态

配合组织的工作框架(朝九晚五)

弹性的工作框架(任务取向)

一技在身,一门专业、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

专精、深入、单一性

跨专业合作,跨领域整合、多元生涯路径,累积生涯资产

转化、创新、多样性

线性,组织内可依循的发展性

非线性,无中生有的开创性

组织忠诚度、组织生产力提升

绩效导向

个人适应力、个人知识与技能交换

学习导向、价值驱动(value driven)

正职员工、编制内员工、组织内发展

约聘人员、部分工时、契约工、临时工、外包工、自我雇用工作者、多样工作者

体制化生涯思维

个人自我整合的生涯

 

  1. 斜杠生涯是常态。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Marci Alboher 2007年首先提出斜杠(slash)的概念,Susan Kuang2017年撰写专书《斜杠青年:全球职涯新趋势,迎接更有价值的多职人生》(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 A New Model for Work / Life Success)。斜杠人生是一种对于工作生涯的反思与重新理解,摆脱传统生涯、体制化束缚,回归个人自我整合的过程,包括A集体拥抱模式(Group Hug Approach):在同一份工作上,切换不同领域,整合多种长才,研发、行销、人资等;B斜杠模式(Slash Approach):从事两份不同领域有收入之专业工作;爱因斯坦模式(Einstein Approach)Holland码六码都高,Gardner九种智慧分数皆高者,收入来自主职,其他领域事业无偿;D浴火凤凰模式(Phoenix Approach):经历多次不同领域的全新生涯转换,有强烈次序性。
  2. 混沌生涯是标配。生涯是未来之学,因为生涯总是关乎未来;生涯也是应变之学,因为未来总是变幻莫测,生命经常是不可规划的,线性生涯观(linear career)已经不再适用,必须善用机缘巧合论与积极不确定论。
  3. 黑天鹅出现成为必然。西班牙诗人Antonio Machado 说的“旅行者,没有路径”(Traveller, There Is No Path)路径是由勇于走向自己者的脚步堆叠出来。
  4. 灵活应变力成为应然。适应力是以个人为核心,发展出主动、弹性、多元的能力,去回应多变的社会情境,是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善于应变、防微杜渐的能力,能因势利导而渐进自然。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在生涯上可以诠释为:一朵“玫瑰花”,长成一朵如其所是的“玫瑰花”,才是真正的“玫瑰花”。生涯最终要到达的是天心月圆、华枝春满,这种状态通常跟幸不幸福比较有关,跟成不成功比较无关。而这种幸福通常在个人能够“如其所是、淋漓尽致的长成自己满意的样子”时会自然涌现。21世纪疫情、网络教学、网购生活、在家工作,生涯路线与框架逐渐瓦解,释放出更加宽广的社会空间,鼓励年轻人脱离传统、抛弃典型、创造工作职位、勇敢走出自己的生涯光彩。

 

 

作者:黄素菲 博士

 


曾任台湾生涯发展与咨询学会理事长,自阳明大学人文与社会教育中心退休。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博士后,学习社会建构论,并发展出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叙事治疗。

主要从事个别与团体咨商、咨商督导、叙事治疗和生涯教育等。译有《叙事治疗三幕剧》、《叙事取向的生涯咨商》、《人际沟通》,另著有《组织中人际关系训练》、《当代咨商理论》、《叙事治疗的精神与实践》等书,以及最新出版的《叙事治疗私塾学堂:洞人心菲的十个故事,十种启发,十次感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