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課堂的教學設計 - 生涯人物訪談課堂實踐研究 (上) 文章:曹原, 金蕾莅, 白羽 ※ 編按:考慮文長限制,本文將分為上下兩篇;本期電子報為上篇,包含總述與第一次課程內容;下期電子報將推出下篇,包含第二次課程內容與教學效果和理論反思,敬請關注! ※ 本文初刊於 [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2021年第17期 P34~P39], 獲原文作者與原刊雜誌同意後刊出 |
一、生涯教學中的生涯人物訪談 生涯人物訪談,是通過與一定數量的職場人士(通常是自己感興趣的目標職業從業者)面談而獲取關於一個行業、職業和單位“內部”資訊的一種職業探索活動。[1]在職業心理學研究領域,進行生涯人物訪談被視作一種積極的職業探索行為。如在經典的職業探索行為量表(Career Exploration Scale)中即有一道題為:“主動向我感興趣的職業領域中的知情人瞭解情況”(Stumpf,1983)。[2] 在訪談中提出好問題,是獲得有效職業資訊的前提。目前,從中學到大學的生涯教育實踐也常將生涯人物訪談作為一項必備的教學內容。而在現有的教學設計中,訪談提綱多由教師向學生提供參考或指引。例如楊金霖等(2018)在研學項目中為學生事先擬定出生涯人物訪談的參考提綱,由學生據此進行修訂;劉朝華(2015)、侯曉雲(2020)等均指出,教師應為不同年級的大學生設計安排不同的訪談主題,如大一階段側重瞭解專業對應行業領域的發展前景,大三大四階段則可側重對具體組織和崗位、求職技巧等資訊的搜集等。
這種直接為學生提供參考提綱的方式,有助於為初次進行生涯人物訪談的學生劃定訪談範圍,更合理地設計問題(易曉敏,2019);[7]也能在較大程度上保證訪談成果的有效性,幫助學生盡可能獲取更充實的職業資訊。學生能夠自主尋找訪談物件、完成訪談任務、形成報告並在課堂上討論心得感悟,也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和收穫。 但是,如果我們把“問什麼、怎麼問”完全交給學生自己完成,會怎麼樣呢?我們在清華生涯課上進行了一次創新嘗試。
二、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 (一)第一次課: 團體共創訪談提綱
第一,在屬於“我自己”的生涯問題,課堂上同學們生成了如下這些問題: 訪談對象1:基層公務員
訪談對象2:大學教師
訪談對象3:國企科研工作者
訪談對象4:程式師
訪談對象5:建築設計師
訪談對象6:化工工程師
訪談對象6:遊戲策劃師
訪談對象7:投行分析師
訪談對象8:籃球運動員經紀人
訪談對象9:律師
我們看到,有的學生對某個略有耳聞的職業非常好奇,想要從訪談中一探究竟,再決定是否走上這一生涯方向;有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職業嘗試,就想抓住機會向業內人士追問具體的發展路徑,好補充自己目前的生涯規劃;有的學生志存高遠,希望自己未來的發展能與祖國、與社會產生更緊密的連接,讓自己的價值發揮在更廣闊的空間;有的學生已經看到並困惑著專業理想與職業現實之間的距離,想要聽行家說說如何看待和應對的人生體會。
還有一些問題,已經超出了那些參考提綱的範疇,甚至顯得與“職業生涯”不太相關,卻透露出學生的思考之深:職業對於我而言,遠不止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項志業;是實現可能自我的一條途徑,是我人生價值觀的一種體現。或許學生自己都還沒有意識到,那麼我們需要點破。 第二,選擇“有故事”的被訪者。在討論中,學生們也展現出關於如何選取訪談對象的獨到思考和想像。例如:“TA得是一個和我學歷背景比較相似,和我的生涯規劃相似的人。比如本科在同一所大學就讀,之後去了海外繼續深造,現在就在我嚮往的互聯網企業工作。這樣我覺得對我來說更有參考意義,我通過努力應該可以達到他的水準。” 學生想表達的是我要訪談的,不是某個職業“標竿”或“大佬”,而是一個我能夠模仿的人。他能做得到,我也能做得到。這其實就是社會認知生涯理論(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所提到的“替代經驗”(vicarious learning experience)[8],這樣的被訪者所講述的生涯故事,更能帶給學生效能感和正向的結果預期,進而激發學生對相關職業方向的興趣和動力。 又如:“TA是律師沒錯。但是TA最好也是在政府機關實習過,對行政法有興趣的,最後又選擇了知名律所的一位律師。因為我想問問TA:行政法與在公共部門工作是否有脫節?為什麼TA會在公共部門和律所之間選擇後者?” 這個想表達的是我要訪談的,也不僅是某位“業內人士”,更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我想通過他的生涯故事來獲取我所能感知的體悟,讓心靈的觸動來幫助我體會:他的生涯故事對我有哪些啟發?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涯線索、建構出我自己的故事(My Career Theory)? 這則是生涯建構理論所提及的敘事同一性(identity)。今天,每個人的一生都可能會經歷不同的環境和職業。在生涯建構論者看來,個體需要將自己的經驗組織成一個有一致性和連續性的故事線索,才能更好地應對環境和職業轉換的種種不確定性:“發展技能和才智固然重要,但是它們無法替代一種踏實的自我感”。[9]而這種自我感,是我們通過成為自己生活的所有者,建構並運用自己的生涯故事來獲得的。 [ 未完待續 ] |
|
作者:曹原, 金蕾蒞, 白羽 |
|
曹原,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現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擔任科研助理,是清華生涯課教學團隊成員之一,也是國際生涯發展學會生涯發展諮詢師(NCDA CDA)。歡迎一起探討青年人生涯發展話題,您可以用以下方式與她聯繫:
E-mail:caoyuan_08@126.com
金蕾莅,博士,副教授,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訪問學者。獲清華大學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北京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大賽特等獎、首屆全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比賽特等獎;主講課程《工作探索與大學準備》入選全國精品視頻公開課;主講慕課《職業探索與選擇》獲評國家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線上一流課程和全國高校就業創業金課。
白羽,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天行教育哲學研究院專案研究員,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聘用團體諮詢師。研究方向為人的終身發展,以及團體輔導在青年人的生涯發展、情緒管理等主題中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