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閱讀
READ

ChinaNCDA生涯電子報第7期 - 應用專欄 - 為新一年的生涯定好自己的Must Do List!

2023-01-03
  • 好文分享
  • 生涯精選
  • ChinaNCDA生涯電子報
  • 應用專欄

應用專欄

為新一年的生涯定好自己的Must Do List

文章:冼政喬


一年又過去,不少人都會作年度的回顧總結。普遍的人與朋友相聚吃頓好的,輕描淡寫說一兩句,1月1日只是另一個明天;不過疫情發生後最常聽到的總是「這兩年好像什麼都沒有做過」,可能也真沒做過些什麼。也有不少人會看一下自己社交平台的種種經歷,美不美好的都沉澱了,在網上發布一個總結感言,好好安睡明年待續。還有少數盤點一下自己訂立的目標有否完成,能夠清楚記得的,都已經令人十分佩服,尚未成功的留在下年繼續努力好了。

 

大家都總會有理想的生活,但遲遲未實現的時候,也會有個完美的藉口。最常說的可能是:「其實我已經盡力了,都怪這世界、誰人的這樣那樣…」反正錯不在自己,就可以好好開脫;卻仍心有不甘,總覺得自己可以做到,最大問題還是世界虧欠了他。事實呢?是既想要實現目標,又想要保留原有的習慣去生活,不肯改變,這就讓自己陷入矛盾中無限輪迴,也是我們人類最煩惱的。說到底,其實只不過是在選擇時,自己還不清楚、或不肯承認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繼而有所行動。

 

孟子的年代是魚與熊掌,到現代單單是魚都有數十款任君選擇,要作出真正屬於「自己」的選擇又談何容易。不少人可能認為對自己的了解已經很充分,平日所做的、所抉擇的不就已經是自己心裡想的,哪有我說得那麼複雜!但當我們對不同人的生涯作更深入的探討和評估時,近乎所有個案都並非如此。

 

我們在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CDA)課程中,就有一個選擇題給學員:一份年薪過百萬的工作、一份收入不太穩定的工作。一開始有近九成的學員選擇前者,但當我提供更多資訊時,大家就開始動搖。前者需要二十四小時隨傳隨到,很少時間陪家人朋友,連自己的私人空間和健康也顧及不了;後者有彈性工時,能為社會和青年帶來深遠的意義和價值,獲得更多人肯定。這讓我想起一位已經離世的好友曾跟我說:「我平時其實不是愛單獨午飯,只是那短短一小時,就是我唯一的Me Time。」如果他早知道人生只有三十多年,我相信他也會選擇後者的工作,可以多點時間做自己,可惜這已是如果。

 

早前有位同事工作上遇上瓶頸,不太找到為何而做,所以我與他做了一個關於個人價值觀的探討和評估。我要他從逾50種不同的價值中選擇自己最想要的。起初近一半的價值觀他都了,這也是大部分人的反應,因為覺得都不錯的,就先要下來。人生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處於這種狀態,所以人生中不少事情都只是Can Do List的一部分,卻不是自己的Must Do List。當我再叫他一選再選,經歷多次的「魚與熊掌,才選定了他生涯中最不可或缺的—「享受完成、圓滿工作成果的時刻,能夠與身邊人分享,原來就是他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視的價值。他看著,沉思著,終於找到自己的靈魂,就像找回生命中契合的另一半,「是這樣了,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涯路上的迷霧突然消散、豁然開朗。從Donald 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到Mark Savickas的生涯建構理論中,都明確提示大家需要建構好自我概念(Self-concept),才能在生涯當中享受追尋事業發展和夢想的滿足感;再以整個人生的視角,為人生的五大階段規劃好不同角色的分配,方能讓自己有清楚的原則和判斷標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計劃和行動。

 


當然,「坐言起行」這個老調就是選擇後另一個重要的生涯議題。沒有選擇和行動,大家不就只是自己的「生涯評論員」嗎?現今,越來越多人變成自己生涯的旁觀者、局外人,因為都沒有用自己的力量實現出自己想要的。我經常說網絡和社交平台其實是毒藥,那裏都是動人又完美無暇的故事,又是那麼輕易而舉、垂手可得,與現實世界的艱苦沒法比。所以,越來越多人花時間沉醉於虛擬的幻想世界,不願意慢慢經歷和感受現實世界中生涯的苦與樂;甚至乾脆走進了「元宇宙」,好像在那個世界中成為王子與公主就可以脫苦海。好像終歸好像,大家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世界的,不然大家都不用吃飯,望梅止渴好了。「我應該要健康點…我應該要努力點…我應該學那誰誰更進取…」可惜想了說了,沒有行動的話,現實是丁點都不會改變的。你看影片幻想著自己有錢,有些人就拍著你愛看的影片,賺著你的錢。同樣的時間,不同的結果,當中的差異就在於有沒有在現實世界行動。道理很簡單,聽到又做到的人卻不多。

 

「吾生也有涯」,我們的精力、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在這地球都是過客,與平常去的旅行一樣,只是時間有點長,長得讓我們都有點不知所措,忘記了哪些事情才是最重要、最值得。旅行短短幾天反倒更好,令不少人好好計劃,把握著每分每秒,精挑細選經歷自己最愛的景點、美食、人物。現代社會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科技發展,讓我們都沉醉在享受世事萬物之無盡期,電話沒電了隨處可充,生病了隨便吃個藥總會好起來,好像問題都能輕易解決,逐漸以為一切都可永續至千秋萬代,所以實現理想的事,遲一點也沒什麼問題。但正如文學大家豐子愷的《漸》所言,我們其實都受盡時間的欺騙。時間太虛無飄渺,一般人都不會視之像財富一樣細心統計、分配、運用,甚至令大家都忽略了、揮霍著,選擇隨隨便便花時間應對眼前的事,而鮮少花時間認真深入的認清、選擇、做出自己生涯的關鍵事項。「一串光陰一串金」誰不知曉,卻像空氣一樣,從來沒有在意過。到有突發事情、或預期的沒出現時,我們才會從夢中醒來,可惜不是一切都可以挽回補救。想起我那離世的好友,原以為可同伴一輩子,少點相處時間也沒所謂,然而任憑你多努力也再已沒有時間。

所以我們都要學習,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涯發展,透過諮詢、探索等歷程,運用不同的生涯工具,疏理自己心底裡的「無涯」,在「有涯」的生命旅程中選擇最想要的風景。就算這趟旅程完了,你也可以輕易找到腦海中一幀幀畫面再三回味、畢生難忘。我不肯定是否大家都有足夠時間,可以不做什麼就等到理想的世界自然來臨;不過我會選擇,當每天是生涯的最後一天,使每天都是新的一年:檢討、定向、選擇、行動。在未來一年,期待大家主動地為自己的生涯花點時間,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To Do List,先將Can Do與Must Do分分類,讓自己把握新一年的時間,將所想逐步化成現實;也可選擇參與生涯諮詢,系統地探索自己最重視的價值,並從過去經歷中找出線索,了解它們對自我概念構建的影響,重新檢視自己生涯平衡點,再找出自己的下一步,成為我們在漫長人生旅程中的提醒,時刻作出合適的抉擇。若想助己助人,讓大家清晰生涯方向同時提升事業競爭力,甚至發展新專業或斜槓事業,修讀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CDA)認證課程也是個好選擇。

 

生涯的始終,終究不是人所能控制,但我們可以掌握如何視之。

 

 

作者:冼政喬


國際生涯發展講師CDI,生涯發展學院主席,香港生涯規劃協會顧問、課程總監及首席培訓師,特殊兒童溝通指導師,生涯規劃網絡專欄《洞見生涯》作者。Matthew與團隊和一眾同行者透過專業培訓教學、生涯服務實踐、社會合作推廣三個領域,致力擴大香港生涯發展生態圈,向更多人普及生涯發展的重要性。Matthew過去十年一直從事生涯及青年發展的工作,培訓過專業生涯助人者逾300名、指導過青年學生逾5000名,致力令世界再沒有「如果」,讓更多人過好生涯,重獲自己的人生幸福感。

希望與大家有更多交流合作,可掃二維碼以各種方式聯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