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经验,促进行动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启示
文章:盖钧超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大学校园又迎来了一批“新鲜人”。在全国高校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前置”的当下,如何抓住大学生活初始阶段的黄金期,对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是很多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及就业职能部门老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汝来黄梅,欲求何物
一千三百五十年前,湖北黄梅的东山寺也曾迎来一位二十来岁的“新生”,这就是后来的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惠能。五祖弘忍看到他,劈头便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的回答很爽快:“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不客气地来了一个压力测试:“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的回答堪称经典:“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这个故事投射到眼下,不由引起我们的深思:今天有多少大学生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进入学府殿堂所求何物呢?我们是否见过一些学生,以浑浑噩噩的状态度过大学四年呢?是否有一些“天之骄子”,直到毕业时分仍然沉浸在生涯迷茫中呢?要知道,他们原本同年轻的惠能一样,有着本无差别的成功潜力啊!
这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生涯迷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目标缺失
刚进入大学的年轻学子,大都踌躇满志,感到自己的未来有无限可能,但当问及毕业后的职业打算时,又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有的本科生进入大四仍然不清楚自己毕业后要从事何种行业,进入哪类单位,适合什么岗位,最后只好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方式——读书升学,因而近年来盲目考研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兴趣阙然
传统的生涯发展理论假设,个人的职业行为始于职业目标,而职业目标源自职业兴趣。这一观念得到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对什么工作感兴趣”成为人们思考职业目标首先要问的问题。但是现今不少一线就业指导老师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越来越难以描述或指明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对于不同职业往往都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其能在多大程度上组织、执行达成特定业绩目标的行动的判断,通俗地说,就是对自己能做成某件事的确信程度(“我能做到吗?”)。它是对个人能力的主观判断,通常与职业目标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我们会看到,很多遇到生涯困惑的学生也存在自我效能感低的问题,例如一位工科研三女生在咨询时这样评价自己:“我感觉英语能力不太行,面大企业、外企比较难;还觉得自己知识浅薄,技能也会得不多,即使能拿到好的offer也难以胜任。”在低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作用下,个体更难对特定职业方向表现出兴趣。
结果预期偏差
结果预期(Outcome Expectation)是人们对自己采取某种行动所可能获得结果的判断(“如果我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与自我效能感相同的是,结果预期也只是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未必符合客观事实。结果预期过于乐观(例如,“只要把成绩搞好,毕业时自然有好工作”)或过于悲观(例如,“如果我不读研,一定没有什么前途”)都会影响个体的职业兴趣和目标选择,从而造成生涯迷茫。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解释框架
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伦特、布朗、哈克特等人提出的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T)中寻求解答。这一理论认为,职业兴趣的形成受到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的直接作用,而后两者又存在共同的经验源头。伦特等人将这一源头概括称之为学习经验(Learning Experiences)。学习经验是形成职业目标的关键要素,对个人职业规划也发挥着全局性的作用。
学习经验包括4类:
在这个框架下重新理解大学生们面临的生涯困惑,可以发现很多问题都源于学习经验的单调匮乏:在过往经历方面,有的学生将自己封闭在校园的狭小空间内,长时间脱离职业世界,导致生涯阅历苍白单调,成就事件乏善可陈,因而无法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在观察学习方面,校园场域提供的观察对象过于同质化,使可供参考的替代性经验单一薄弱,而且限缩了自身做出更多生涯选择的可能性;在社会劝说方面,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来说,信息来源单一、接受的观念片面绝对、辨别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能力不足等,都是值得重视的职业规划风险;在心理状态方面,可能表现为对自我的否定(“我就是运气不好”),对环境的不满(“读了一个三流大学,再努力也没有用”),以及对未来的焦虑,等等。
也许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及一些相关量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类型,但SCCT理论让我们意识到,在普遍缺乏职业世界真实体验的中国大学生身上简单地使用量表,得到的结果可能是缺少经验依据的“感觉上的真实”。学习经验才是兴趣的最终来源,没有经验支撑的兴趣表达可能是叶公好龙式的,这些学生更需要的不是测评,而是尽快丰厚自己的经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行动的意义
SCCT理论的另一个洞见在于,个体行动是学习经验的重要来源。从前已接触的事物、已具备的经验,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已经融入当下的自我,并对未来的人生产生意义。生涯个体既要总结、梳理、反思过去的生命历程,又要投入、扩展现时的行动经历,充分体认职业行动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首先,行动是职业规划的关键环节。我们知道,职业规划是个体确定职业目标,探寻实现目标之方法并付诸实践行动的过程。在目标、方法、行动这三要素中,行动是决定目标是否能实现、方法是否能奏效的操作性步骤,与前两者比起来更加不可或缺。
其次,行动是丰富个人经验的最重要途径。时常有在校的大学生提出困惑:“我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又该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呢?”仅凭静观默想是无法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要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去行动,去尝试不同类型的工作内容,接触不同领域的职场人士。
再次,行动蕴含着改变的可能性,而改变往往蕴藏机遇。《周易·系辞》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困境是变化之因,变化是通达之法,通达是恒久之道。行动意味着打破原有的静态,意味着走出原本的舒适圈,意味着个体追求理想目标、探寻前进道路的主动性,面对困境和挫折一味“躺平”是难以解决生涯问题的。
结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点在于拓展经验,促进行动
回顾过去曾经接触过的学生职业发展案例,似可大致分为4种:
一是通过职业规划增强成就动机。
例如:组织新生与本、研毕业生交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分析学科、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组织职场人物访谈等活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个人能力,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
二是通过职业行动提升自我效能感。
充分重视丰富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经历经验,通过开展企业走访、浸入式体验、影子工作(work shadowing)、问题导向的行动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接触职场真实环境、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特长,补齐能力短板,增进岗位认知,提升效能感和自信心。
三是通过生涯咨询消除非理性观念。针对片面性社会劝说造成的非理性观念,可以采取理性情绪方法作为干预策略,帮助学生发展较合理的观念。其大致步骤是:通过倾听和理解聚焦学生就业观念中的非理性信念,与学生讨论这些信念,运用大量案例、数据及相互质证对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反思和挑战,最后引导学生提出更为理性的替代信念。
四是通过生涯陪伴消解负面心理。行动的结果有好有坏,屡次成功的经验可以显著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而反复失败的经验则很难令人产生实现目标的信心。在鼓励学生多行动、多尝试的同时,要特别关注行动受挫的个体,采取生涯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低谷,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新的行动过程。
作者:盖钧超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负责人。CDI国际职业发展师,KAB创业教育讲师,连续8届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策划人,多年从事职业发展教育和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